讓Source Insight顯示完整路徑名稱
Reference
[1]http://joseph0425.blogspot.tw/2007/03/source-insight.html
無緣無故出現了一堆亂碼,測試了許久才找出問題。
有時候莫名其妙的問題真的會讓人束手無策。
原來其實是設定上有所不同,因為Serial Port同步問題是他最重要的部分。
這次是Parity的問題[1],這個設定主要是做資料確認。
有三個選項 odd, even和none。
簡單來說就是如果設定odd傳送出去的資料就必須為奇數,會透過Parity bit來做調整補償。
Reference
依照DBGLOG_GREEN為例子,
\x1b[ 是啟用CSI的意思,
至於30代表所引值可以參考[1]以m做結尾。
此外,to get bold red, use \x1b[31;1m
.
簡單來說就是執行31和1的索引值,對照表格可以得到bold red的顏色。
現在只能說工具軟體真的是越來越多功能,但想想其實有時候真的是畫蛇添足。
往往便利的工具只會造成使用者有了錯誤的迷思,或許不斷重複無趣的工作需要好的工具。
但在開發過程中,不好的工具才會讓工程師有更好的思考邏輯吧。
說了一大篇,其實只是想要分享一下我們常見的window的附屬工具"計算機"。
常常看到有個「MC、MR、M-、M+」
這有甚麼用呢?我看了很多說明,[1]是我看過最好的說明,就節錄有用的部分。
M+:記憶當前數字,「加入」累加數字當中。
M-:記憶當前數字,以負數的形式「加入」累加數字當中。
換句話說,就是把總數扣除當前數字的意思。
MC:Memory Clean的意思,也就是將目前記憶的數字「歸零」。
MR:Memory Recall的意思,將當前計算出來的數字呈現出來。
MS:無視目前記憶多少數字,直接以當前數字取代記憶中的數字。
MU(Mark up or Mark down)、GT(General Total)、CE(Current Empty)
原文網址: 計算機「MC、MR、M-、M+」做啥用?民眾:20年來都不知 | ETtoday生活新聞 | ETtoday 新聞雲 http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120530/51013.htm#ixzz2kgGi8Iwa
Follow us: @ETtodaynet on Twitter | ETtoday on Facebook
Reference
常常跟國外的人寫信時,會看到一些很簡短的縮寫,這裡做一些整理。
CC : Carbon Copy
FYI : For Your Information
ASAP : As Soon As Possible
How to change default browser?
Reference
[1] http://www.wikihow.com/Change-the-Default-Web-Browser-in-Mac-OS-X
這在設計組合語言(Assembly Code)是一個另一項觀念,通常我們C語言去撰寫程式再透過Compilar編譯成我們所需要的Machine Code,Compilar都將這些觀念給包裝起來了。
主要的概念精神在於instruction彼此之間在控制硬體時會相互影響。
以RISC pipeline最基本的五個間段為
IF –> ID –> EX –> MEM –> WB
Instruction fetch
Decode
Execute
Memory access
Write Back
這彼此之間會因為硬體設計不同而有所互相影響,
例如Data Hazard問題,在一段時間內不該使用同一個資源,這樣資料同步會出現問題。
簡單來說,第一秒下指令Write寫入資料D到位置A,馬上又在下一秒使用Read去A位置拿資料,但D的值要等到第三秒才能完整的寫入到A位置,此時錯誤的使用Read, Write會得到不預期的錯誤資料。
設計不當會造成下述三個問題,之後有機會再細部陳述這些問題。
Structure Hazards
Data Hazards
Control Hazards
Reference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Classic_RISC_pipeline
http://www.cs.iastate.edu/~prabhu/Tutorial/PIPELINE/hazards.html
HEX editor in plug in module
簡單來說這是能量的比值表示法[1]。
關鍵詞會鎖定在gain/attenuation
amplitude跟power差一個次方。
常見3dB(2), 6dB(4), 20dB(100)
我們都知道C語言math.h[8]當中會有log(), log2(), log10()函式可以使用,
而這些函式是如何設計實現呢?
或換言之,在嵌入式系統中,我們該如何在有限的資源裡轉換dB值呢?
這都是一門技術。
這裡先簡單帶過之後有時間再做詳細介紹。
主要是透過Taylor expansion[4]和logarithm rule[3],透過一些誤差犧牲而換取有效的得到轉換值所產生的。
自然函數能利用Taylor expansion來呈現,若要轉換基底就透過一些對數規則[3]做轉換。
透過觀察[4]我們能知道Taylor expansion對於自然對數的呈現,若N級數很大的情況下在-1 ~ 1之間較為精準,若級數較小時-0.5 ~ 0.5較為精確。
Reference
[1]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Decibel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Logarithm
[3]http://www.rapidtables.com/math/algebra/Logarithm.htm
[4]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Taylor_series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Common_logarithm
[6]http://mathworld.wolfram.com/NaturalLogarithm.html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Natural_logarithm_of_2
[8]http://www.codecogs.com/library/computing/c/math.h/log.php
http://stackoverflow.com/questions/15967240/fastest-implementation-of-log2int-and-log2float
http://stackoverflow.com/questions/9411823/fast-log2float-x-implementation-c
mingw-get install gcc.
設計程式之所以有趣不外乎是它的千變萬化,同樣的結果卻有不同的寫法。 但這些不同寫法當中也並沒有分誰對誰錯,也沒有制定標準來規範何事該用何解。 這也就是我們設計者的珍貴!! [1] Primitive Instantiations 在Verilog中最基本的邏輯...